【谈古论今】先积德才能谈礼乐
打印机版
文/洪茗
 
【慧园】曾经看到这样的故事,汉高祖刘邦得了天下之后,他的功臣们经常在面前饮酒争功,喝醉了还会大呼小叫,甚至拔剑击柱。刘邦很是烦恼,叔孙通自告奋勇去鲁地征召一些儒生来为汉高祖制定礼仪。到了鲁地,招来了三十多人,可是有两个人却不肯来,他们说:“现在天下初定,死去的人还没有埋葬,受伤的人还没有全好,就开始谈礼乐。要兴礼乐,首先要积德百年才能谈得上礼乐。”叔孙通嘲笑他们不知道变通,带着那三十多人回京城去了。

看到这里,我不由得想,历史到了这一步的时候,人类的道德已经下滑得很厉害了。其实真正的礼乐是国家重典,确实是只有具有深厚的道德基础才可能有真正意义上的礼乐。否则,不过是一种形式而已。那两位史书上没有记载下名字的儒生,才是真正懂得这个道理的有德之人。而那些跟着叔孙通去了京城的人,要么并不懂得这个道理,要么是被功利所吸引。而聚集在帝王朝堂里帮助他治理国家的人,就是这些带着功利目的去做事的人了。

从中国最早保存下来的记载看,在尧舜禹时代的朝臣们都是有德行的人,他们深深懂得只有具有厚德的人才能够身居高位,身居高位不是为了声名地位,而是为了造福百姓。当年尧希望他手下的大臣可以继承他的帝位,但是他们认为自己的德行不够,推举了舜。在他们的心中,没有名利二字。

还记得历史上关于周王朝的祖先古公亶父的记载。古公亶父积德行义,深得国人的爱戴。可是周边的少数民族来同他争夺权力,他不愿意为了保住自己的位子让国人去牺牲生命,于是将国土让给了他们,自己搬到了岐山下。可是他的国人不肯离开他,又都纷纷跟着他搬到了岐山下。

一个又一个这样的小故事在中国几千年历史的长河中闪耀着夺目的光彩,照亮了历史的真实。在那些路不拾遗、夜不闭户的远古时代,人们读书不是为了“光宗耀祖”,不是为了升官发财,声名显赫。他们读书就是为了自身的修养。做帝王不是为了万人之上的荣耀和地位,而是因为他作为一个人具有的厚德能够给平民百姓带来福分。无论什么人,最重要的最根本的是作为一个人的道德修养,一切都以此为中心。

所以我们看到,明君们虚心下己邀请贤人帮助自己治理国家;也看到,很多贤人们宁可一生埋没乡野、甚至被杀,也不肯出来为昏君服务。无论是做官,还是不做官,他们不是为了自己。他们无论身在何处,对于他们来说都是一个如何做人的问题,人间名利不在他们心中。

但是在几千年的历史过程中,这些根本的精神渐渐丢失了,从叔孙通的故事就可以看到这一点。礼乐的目的应该是帮助建立道德和教化百姓的,当礼乐成为为帝王服务的工具时,已经失去了它的内涵,也不是真正的礼乐了。但是这一切的发生,其实从根本上是因为道德的下滑。人忘掉了自己的根本,而开始了对名利的追求。

随着人类开始了对名利的追求,政治也就出现在了人类的舞台上。什么是政治呢?如果让我说,就是人类为了得到地位或者利益采用的手段。

从中国的“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读书为了光宗耀祖等,到今天民主国家采用的竞选,这一切决定了那些管理国家的人们都是带着一定的功利目的出来的。当然在道德观念还比较强的年代,一切还不是那么明显,但是到了人类道德沦丧的今天,一切就变得无所顾忌和无所不为了。这是人类的悲哀。

其实人类社会只要存在,就会有管理人类社会的形式,现在叫总统也好,过去叫皇帝也好。但是如果是一个全心为他人着想的道德高尚的人做君主,同一个只想自己的人做君主,对国家、对百姓来讲却是截然不同的。其实作为人,无论身处哪里,都不应该忘记做人的最根本。

 


网站反馈: huiyuan-editor@minghui.org  huiyuan-webteam@minghui.org
欢迎转载传阅本网所有内容,但请注明出处 Copyright © 2002-2003 Huiyuan (Minghui)
(建议用 Internet Explorer 5, Netscape 6 或更新版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