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史为鉴】六年大旱与厉王被逐
打印机版
林兰 编辑
 
【慧园】西周天灾,以旱灾为多。其中,以厉王时一场连续六年的旱灾为最严重。这一旱灾导致厉王被驱, 动摇了周朝数百年的统治, 西周从而走向不归路。

厉王二十一年至二十六年(前858─前853年),西周的西北连续六年大旱。《诗经》上是这样描述的:“浩浩昊天,不骏其德;降丧饥馑,斩伐四国。”“民之无良,相怨一方。”持续长时间的大旱,厉王的腐朽残暴,结果是饿殍载途,白骨盈野。

旱灾结束后,人民需要休养生息。可是,身为一国之君的厉王,却变本加利地剥削和压榨人民。他于灾后进一步实行“专利”。所谓专利,就是专山林川泽之利,把原来公有的山林川泽霸占为已有,不许人民樵采渔猎。厉王所为的结果是“所怒甚多”。一部份人认为这种做法背离了周室“王人”的传统,“王而行之,其归鲜矣”(《国语.周语》)。另一方面,在遭受数年旱灾之苦之后,又断绝了鱼猎薪樵之源,造成“下民胥怨,财力单竭,手足靡措”(《逸周书.商良夫解》),达到了“民不堪命”的地步。为控制社会的言论,厉王从卫国请来巫师,借助巫术去侦察人们的窃窃私议。卫巫顺从厉王的旨意,假托神灵,肆意指控国人“谤王”。一经卫巫指控的人便遭到杀戮。这样一来,人们都敢怒而不敢言,路上见面,以目示意。镐京城内,一片恐怖气氛。

当时,大臣召公见厉王如此倒行逆施,便向他进谏。召公曾说过:防民之口,甚于防川。把水堵上,一旦溃决,伤人更多……如果硬要堵住人民的嘴巴,不让说话,其后果是不堪设想的。但厉王根本听不进这些话,继续一意弧行。

在天灾、人祸的双重折磨下,“民之贪乱,宁为荼毒。(《诗.桑柔》),民不堪命,都不顾一切盼望天下大乱,宁愿吃更大的苦头,不惜与暴君同归于尽。这一天终于到来了:厉王三十七年(前842年),在小领主共伯和的领导下,爆发了声势浩大的武装起义。不可一世的暴君厉王,被国人暴动吓破了胆,逃奔于彘(今山西霍县),结束了其残暴的统治。

 


网站反馈: huiyuan-editor@minghui.org  huiyuan-webteam@minghui.org
欢迎转载传阅本网所有内容,但请注明出处 Copyright © 2002-2003 Huiyuan (Minghui)
(建议用 Internet Explorer 5, Netscape 6 或更新版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