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的又一辉煌时期 宋朝(一)
打印机版
文/心缘
 
【慧园】“五代”时的混乱仅仅持续了五十几年后,又一个统一的王朝出现在中华大地上。这与持续分裂了三百多年的南北朝时期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或许,在经历了繁华盛唐后,大一统的思想已经深入人心,因此国家的分裂状况也就不可能长久存在。

宋朝从公元960年宋太祖赵匡胤陈桥兵变建立起,到1279年被元朝灭亡,共立国三百一十九年,比唐朝持续的时间略长,但其影响却远在唐朝之下。不过,这一时期,却是继唐朝之后,中国文化科技发展的又一辉煌时期:绘画、文学方面等都达到了全新的高度,并与唐代文化共同影响着此后1000年的中国。

史家通常将宋朝分为北宋和南宋两个时期,1127年前的宋朝为北宋,1127年后的宋朝为南宋。北宋基本完成了国家的统一大业,并处在与辽国、西夏国和金国的对峙时期,而南宋则是偏安衰亡时期。南宋时期,尽管统治者软弱无能,但由岳飞、文天祥等人演义的“忠烈”之歌却流芳千古,让后人明白了“忠”的真切内涵。

关于宋朝建立的相关预言

关于宋朝的建立,三国时期诸葛亮的预言《马前课》和唐朝李淳风等著的预言《推背图》中都早有所述。

《马前课》的第六课写道:“惟天生水,顺天应人;刚中柔外,土乃生金。” 我们不妨结合历史,解析这一课。

历史上,赵匡胤于公元960年黄袍加身,结束五代,建立大宋,而赵光义于公元979年一统天下。公元961年,赵匡胤“杯酒释兵权”根绝了兵变之源。大宋创立以来对前代各朝各国的皇帝、大臣均未大加杀戮,对平民百姓也能实行仁政,修生养息,怀柔以安天下。平民百姓渴望的天下太平得以实现。古人云“上天有好生之德”,“水性至柔”,故而首句为 “惟天生水 顺天应人”。天心民心皆大快。

几百年后的另一部预言《推背图》的第十五象和十六象也预见了赵匡胤出世,统一天下,建立宋朝的史实。

第十五象的图中画着一棵树,下站一人,手执扫帚,暗喻赵匡胤出来,扫清天下,建立宋朝。谶文是:“天有日月,地有山川,海内纷纷,父后子前。”意思是大自然井然有序,而人世间的五代十国却战乱频繁。

颂文是“战争中原迄未休,几人高枕卧金戈。寰中自有真天子,扫尽群妖见日头。”意思是五代十国以来,中原战乱不休,人人枕戈待旦,谁能高枕无忧。但终于有真命天子赵匡胤出来,平定了战乱,并统一了天下。

第十六象的图中画一人中间坐立,下面几人站立,另有一人为坐着的人打伞。暗喻赵匡胤称帝,众臣参拜。

谶文是:“天生一水,姿禀圣武。顺天应人,无今无古。”意思是宋太祖赵匡胤是应天运而生,而宋朝也是顺天意而建立。颂文是:“纳士姓钱并姓李,其余相次朝天子。天将一统付真人,不杀人民更全嗣。”前两句讲南唐后主李煜和吴越王钱俶投降宋朝,其它南方小国也一一归顺,朝拜宋太祖。第三句的真人指宋太祖,说他是真命天子。第四句讲的是宋太祖不杀降臣。

宋朝的建立

*宋太祖赵匡胤的身世和异象

赵匡胤,是涿郡(今北京西南)人。927年生于洛阳。史书记载,说他出生时“赤光绕室,异香经宿不散,体有金色,三日不变”。长大后,容貌雄伟,器度豁如,认识他的人都觉得他不是一个普通的人。

赵匡胤曾学习骑射,技艺在众人之上。一次试骑一匹顽劣之马时,他不用马鞍,当勒马冲到上城斜道时,头触门楣坠地。周围的人都以为他必死无疑,却不料赵匡胤起身追马,并骑上马背而毫发无损。众人皆以为奇。

后汉初年,赵匡胤出外漫游时,在襄阳遇到一位老僧。老僧告诉他,“北往则有遇矣”。此后不久,赵匡胤应募到周太祖郭威帐下,并逐步升为滑州副指挥。周世宗时,因为屡立战功,被升为禁军统帅—殿前都点检。

*宋朝的建立

周世宗死后,皇位传给了七岁的儿子柴宗训,即周恭帝。恭帝年幼,无法执掌朝政。

960年春,禁军统帅赵匡胤,利用带兵北上抵御辽国進攻的时机,在今开封东北的陈桥驿,发动了兵变。赵匡胤的弟弟赵匡义等授意将士将黄袍加在赵匡胤的身上,拥立其为皇帝。随后,赵匡胤率军回师都城开封,夺取了后周政权,定国号为“宋”,史称“北宋”。史称赵匡胤为宋太祖。

*北宋王朝的统一之战

北宋建立时,北方有依旧强大的辽国和北汉,南方则有南唐、吴越、后蜀、南汉、南平等割据政权。宋太祖赵匡胤采取了先南后北、先易后难的统一策略,因此在宋辽边境上采取守势,而集中优势兵力去统一南方那些经济富庶但实力较为薄弱的割据政权。

963年,北宋首先出兵灭掉了荆南,接着陆续灭掉了后蜀、南汉和南唐。在强大的军事、政治压力下,978年,割据漳、泉二州的陈洪進和吴越的钱祐相继归附,南方的割据政权全被消灭。979年,宋太宗亲率大军出征北汉,把“十国”中的最后一国灭掉,结束了五代十国分立割据的局面,而代之以新的统一局面。但被辽国占领的幽云十六州却始终未能克定,从而留下了隐患。

(原载“正见网”)

 


网站反馈: huiyuan-editor@minghui.org  huiyuan-webteam@minghui.org
欢迎转载传阅本网所有内容,但请注明出处 Copyright © 2002-2003 Huiyuan (Minghui)
(建议用 Internet Explorer 5, Netscape 6 或更新版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