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文化】勸忍百箴(1)
打印機版
 
【慧園】 ○ 老子說:“至高的品德像水一樣,善利於萬物而不爭鬥。”(原文:“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

○ 呂公著一生從來不與人計較是非曲直,聽到別人誹謗他,也從不申辯。年少時寫了這樣的座右銘:“別人對你做了不好的事,你只管承受下來。”他當初警勵自己是如此嚴厲。

○ 有人問張無垢:“倉促之中和處在危難之時,卻能有條不紊地處理事情,這是才能呢,還是膽識呢?”張無垢回答說:“這恐怕不是才能和膽識所能做到的。一定是他氣量過人,一向就有鎮定從容的素質。否則,恐怕自己心中先亂了,怎麼還能處理事情呢?古代的人平時培養自己的度量與情操,就是為了這個。”

○孔子在《論語》中說:“小不忍,則亂大謀。”(譯文:“小的事情不忍讓,就會破壞大的計劃。”)又曰:君子無所爭。也就是說“君子不想與人爭什麼。”

○孔子告誡子路說:“牙齒剛硬就容易折斷,舌頭柔軟才能完好保存。柔一定能勝過剛,弱小最終能戰勝強大。好鬥一定會受到傷害,好勇一定會導致滅亡。百行的根本是忍讓為先。”

○ 趙□的座右銘:對待別人要和氣,隨便他怎麼辦,不要去理會。別人有做得不好的地方,要從情義的角度寬恕他,不是有意氣作對,可以用道理來教育他。人在憤怒之時,不要給人寫信,既然形諸文字,就像潑出去的水一樣難以收回!

○ 程頤說:“能不能忍耐憤怒與慾望,便可以判斷他有德無德。”

○ 張無垢說:“痛快的事情誰不喜歡做呢?但是事情過去以後自己往往後悔,對其他人來說有沒有什麼不愉快呢?怎麼能不想一想呢?君子之所以再三容忍,不敢輕意改變,就是從彼此兩個方面都能滿意來考慮。”

○ 韓琦在官府時,常有很難處理的事。曾說,世上沒有盡如人意的事情,必須要忍讓,不然,就一天也呆不下去。他還說過,從前二三個同僚,相互瞧不起,說話相爭以至於互相攻擊。等到他們氣消了,他就上前為他們評理,一切以公事為宗旨。於是,即使獲勝的人也不再爭了。

○ 繆彤從小父母雙亡,兄弟四個一直住在一起。等到各個娶妻,妻子之間不和,又多次有紛爭言語。繆彤很氣憤,於是掩上門,自己打自己說:“繆彤,你自己修身養性,做事謹慎,學聖人禮法,希望將來能夠整頓天下風俗,卻怎麼不能教育好家人呢?”兄弟妯娌們聽到這些話,都跪下來向他請罪,於是家人更加和睦地相處了。

○ 王存為人極為寬容,外表偉岸。平時很誠實,沒有偏激的行為。而他所堅持的事情,卻從不讓步。平時評論人事,中正平和,無所偏袒。司馬光曾說“萬馬奔騰中能夠停下來立住腳的只有王存了。”從成年入仕,到老之將至,王存一生共侍奉過五代皇帝,忠貞不改。中間屢經變故,但是他卻始終如一。

 


網站反饋: huiyuan-editor@minghui.org  huiyuan-webteam@minghui.org
歡迎轉載傳閱本網所有內容,但請註明出處 Copyright © 2002-2003 Huiyuan (Minghui)
(建議用 Internet Explorer 5, Netscape 6 或更新版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