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下五千年:歷史真貌─命運多舛的時代:中華民國(大陸時期)(十三)(1911年─1945年)
打印機版
文/心緣
 
【慧園】日本全面侵華戰爭爆發

國民黨領導的政府軍在第五次圍剿中,給了中共以致命的打擊。中共中央紅軍被迫逃亡,在經歷了長征後,於1935年10月來到了易守難攻的陝北,重新建立根據地。

而此時,蠢蠢欲動的日本利用西方大國對法西斯勢力的戰爭挑釁採取的姑息態度,準備發動對中國的全面侵略戰爭。西安事變的爆發,更加促使日本決定盡早採取侵華行動。

1937年7月7日夜,日本在中國的駐屯軍步兵在盧溝橋附近同北平西南的宛平縣城內中國守軍發生軍事衝突。史稱“七七事變”,又稱“盧溝橋事變”。日本全面侵華戰爭從此展開。 當時,中國國民政府陸軍第廿九軍宋哲元部吉星文團奮起抵抗。全團官兵對日本侵略軍予以迎頭痛擊:面對現代化優勢、輕重武器和精良裝備數倍於己的侵略者,中國官兵以大刀片和手榴彈為主要武器,以血肉之軀衝向敵人,短兵相接,殺聲震天,把日寇殺得屍橫橋頭沙灘,又一次譜寫了政府軍的抗日壯歌。

“七七事變”之後,日軍迅速增兵,根據預先制定的“速戰速決,三個月滅亡中國”的作戰方針,迅速南下,分路攻取了河北、察哈爾、山西、綏遠和山東。同年11月12日,日軍攻佔上海,12月13日攻陷南京。日軍佔領南京後,屠殺了30萬中國軍民。

國民黨八年全面抗戰

* 國民黨的初期的頑強抗戰

對國民政府軍隊而言,可以說,最初的一年,是最為艱難也是最為慘烈的時期,因為一方面日本有三月亡華的狂夢,一方面日本試圖沿平漢、津浦、平綏三線迅速南□,抄堵國民黨西南後方,切割華東戰場,再由西向東迫國民黨於死地。但是國民黨軍隊以弱小之軀,讓日軍的每一步推□都付出了慘痛的代價。

7月17日,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委員長蔣介石在廬山發表了著名的“最後關頭”的演講,他這樣說道:“我們固然是一個弱國,但不能不保持我們民族的生命,不能不負擔起祖宗先民所遺留給我們歷史上的責任;……如果臨到最後關頭,便只有拚全民族的性命以求國家的生存,那時節再不容許你中途妥協;須知中途妥協的條件,便是整個投降、整個滅亡的條件。” 蔣介石決心對日一戰!中國人民在國民政府和蔣介石的領導下,對日艱苦卓絕的八年抗戰就此開始了。

面對著日軍最初兇猛的攻勢,國民黨軍隊為了攔截日軍的南下,進行了節節的抵抗。同時東戰日軍,假以決戰,分其兵力,迫使它改變南□、東□戰略。另外為實現持久戰總戰略,奪取“以時間爭取空間”之前期戰略的勝利,需要將華東、華中之人力和物資迅疾西撤,以鞏固國民黨持久抗戰的大後方。為此,國民黨軍隊付出了最為慘痛的犧牲,並贏得了持久抗戰的最初成功,為長期衛國戰爭的最終勝利,奠定了基礎。

首先,鑑於日軍急於鞏固華北戰場,以圖迅疾南下,□攻中原,蔣介石乃命令平漢、津浦、平綏沿線守軍,予以堅決抵抗,並借黃河的天然屏障,形成以忻口、太原為中心的大型會戰,使分兵平漢、津浦與平綏三線□攻的數十萬日軍,因國民黨軍隊的頑強抵抗,而不能迅速結束華北戰局。因此,自七七蘆溝橋事變直至11月太原失守,華北戰事告一段落,不僅拖住日軍達四個月之久,使日軍不敢棄華北,下鄭州,打武漢,以從西線完成它由北向南的速勝戰略,並且被迫與國民黨沿平漢線次第打響了保定戰鬥和石家莊戰鬥;沿平綏線打響了南口戰鬥、張家口戰鬥和平型關戰鬥;沿津浦線打響了平津之戰、姚官屯之戰和德州之戰等十數次大型戰鬥。

據八九年後的大陸史家稱:在此十數次大型戰鬥中,天津之戰“經保安隊奮戰,予敵以重大創傷”;南口之戰“與敵鏖戰旬日,給敵以重大之打擊”;姚官屯戰鬥中“龐炳勛部頑強抵抗,激戰四晝夜,殲敵甚眾”;“德州守城的國民黨軍隊,全團壯烈殉國”;“平型關戰鬥,幾殲敵板垣師團”。忻口大型會戰歷時一月有餘,是為最激烈者,“是役,殲敵三、四萬,我軍傷亡亦甚為慘重,郝夢麟、劉家祺兩位將軍壯烈殉國。”

其次,為改變日軍由北向南的速勝戰略,避免出現日軍逼迫國民黨由西向東退卻的劣局,誘敵由東向西,中華民國政府最高國防會議決定,集中主力於華東,主動發起□攻,形成八一三淞滬大戰(1937年),使原駐上海的一萬八千日軍,鑑於國民政府先後投入五十餘師,七十萬人,誠如決戰態勢,只好從華北及國內抽調十個師團和海軍陸戰隊赴援,總兵力不下三十萬人,大炮三百多門,戰車兩百多輛,飛機二百多架,兵艦數十艘。“其戰鬥力之強,火力之旺,一時無兩。”

淞滬大戰雙方傷亡之慘重,舉世震驚。但因它粉碎了日本“三月亡華”的狂夢,使國際觀感為之一新,令國際間對中華民族氣壯山河的反侵略戰爭始抱敬意。其次,它將日軍死死拖在上海三個月不能西□一步,使長江中、下游的工廠、物資有了內遷的時間,為實現持久抗戰總戰略奠定了基礎。再之,它使侵華日軍由北向南的速勝戰略破產,使侵略者在華不能任意行動,使其因抽調華北兵力以助淞滬之戰,乃造成了國民黨軍隊在華北的有利形勢。終於使國民黨達到了對日消耗戰的戰略目地。據日本陸軍省1937年11月宣布的戰況稱:“自八一三至十月底,我軍在上海死傷達四萬人”。為此,日本軍心重估國民黨兵力,抗戰的軍威和士氣,以及中國軍民團結抗戰的決心。八一三淞滬大戰後,中國抗戰已贏得實現戰略退卻的第一步。

第三,中華民國政府在淞滬大戰後,一方面確定為保衛首都而頑強一戰,是為“人心”而戰;一方面則在南京棄守後,仍然堅持東守津浦,道行,即為堵敵西進、保衛武漢而誘敵北上,造成徐州決戰之態勢,使津浦線南北兩端的日軍,既不能從速打通津浦線,又為徐州決戰所誘惑,從而拖延了它西向進攻武漢的時間。此即為實現以“時間爭取空間”之前期戰略的第二步。

在這個階段內,以蔣介石為首的最高統帥部,一是命令海軍封鎖南京以西江面,防止日軍迂迴江西,東上徐淮,西□武昌。二是在南京棄守後,命令主力北上,回首與自滬西□、求從南京北上的日軍,反復糾戰於津浦線兩側與淮河兩岸,使之不能與津浦線北面日軍會合。三是在韓復渠擁兵自保,棄城失地,致使濟南失守之後,命令張自忠率第五九軍增援龐炳勛部,死守臨沂,造成兩軍夾擊日板垣師團,並迫之倉皇一退九十里,困守莒縣城內,沿途遺屍甚多。四是在迫使板垣師團已成甕中之鱉,並不能與自兗州南犯的磯谷師團對台兒莊形成夾擊形勢後,與敵磯谷師團大戰於台兒莊,並獲大勝,使三分之一日軍被阻於徐州西北,不能對國軍實行由西向東之包圍和聚殲。五是於台兒莊大捷之後,當敵人為打通津浦線而合圍徐州,兵力已增至三十多萬,而國軍兵力已達六十多萬時,國軍決定於五月初自徐州地區有計劃撤退,並於規定時間抵達豫南豫北等指定戰略地點。

根據上述戰略安排,自1937年12月12日南京失守至1938年5月19日徐州棄敵,政府軍乃與日軍在津浦線上周旋達五個多月,超過預定的四個月時間,進一步實現了“以時間爭取空間”的前期戰略,迫使敵人按照政府軍的作戰方略,改由北向南為由東向西,使敵既不能速亡中國,又不得不一步步的陷進了長期戰爭的泥淖,更使國民政府一步步贏得了持久抗戰總戰略的勝利,從而日益增強了中國軍民持久抗戰必勝的信念。

第四,針對日軍重新決定沿淮河西□大別山,和沿揚子江西□以共同□攻武漢的戰略,為避免與敵機械化部隊在平原作戰,和防阻敵人機械化部隊沿隴海路西□,對中國人力行軍實現超越性追擊,經第一戰區建議,最高統帥部乃決定炸開花園口大堤,以淹阻西□的日軍。對此,李宗仁曾說:“六月九日因花園口的河堤被炸,黃河與東南汛區頓成一片澤國,敵方輜重損失甚大,敵軍沿隴海線兩側西□的計劃遂被我統帥部完全粉碎。”

但是花園口決堤,也使河汛地區的人民遭受了慘重損失,並造成了人員的重大傷亡,該行為也是應該受到上天的譴責的。

第五,面對日軍欲攻佔武漢以滅亡中原的戰略企圖,與其糾結十二個師團,配合海軍陸戰隊及飛機五百餘架,劃江分由南潯路、瑞武路、並沿長江北岸及沿大別山北麓進犯武漢的攻勢,和“武漢為天下中”、並為全國水陸交通樞紐及全國軍事經濟政治文化中心的重要戰略地位,中華民國政府於六月中旬即策定了保衛武漢的作戰計劃,決計利用鄱陽湖及大別山的地障與長江兩岸的丘陵湖沼作戰,重點放在外翼,“無論攻守□退,皆可立於主動地位”。並預期與敵作戰四至五個月,以消耗敵人、粉碎攻勢為主,並“不作無謂犧牲,必須保持相當實力,待機應用,以作最後勝利之基礎”。

武漢會戰自日軍1938年6月12日攻陷安慶開始,至10月31日國軍主動撤離武漢為止,前後五個月,大小激戰數以百計,殲敵二十萬,極大消耗了敵人的力量。之所以撤守,是因為10月12日,日軍在百餘架飛機及數十艘軍艦的掩護下,已強行於海南大亞灣登陸,並於10月21日攻陷廣州。至此,“粵漢交通既已截斷,武漢地位已失去重要性”,故“不如決心自動放棄,保存若干力量,以為持久戰作最後勝利之根基”。

猶如蔣介石在“為國軍退出武漢告全國國民書”中所指出的那樣:“保衛武漢之軍事,其主要意義原在於阻滯敵軍西□,消耗敵人實力,準備後方交通,運輸必要武器,遷移我東南與中部之工業,以□行西南之建設。蓋惟西北西南交通經濟建設之發展,始為長期抗戰與建國工作堅實之基礎,我唯西北西南交通路線開闢完峻,而後我抗戰實力及經濟建設所需之物資,始得充實供給而不虞之缺乏。今者我東南之人力物力已移植於西部諸省,西部之開發及交通建設,已達初步基礎,此後抗戰,乃可實行全面之戰爭而不爭區區之點線。同時,我武漢周邊五閱月之苦戰惡鬥,已予敵人莫大之打擊,而樹立我民族復興之自信心,與發揚我軍攻守之戰鬥再接再厲之新精神。故我守衛武漢任務已畢,目的已達”。並稱:“此次兵力之轉移,不僅是我國積極□取轉守為攻之轉機,且為徹底抗戰轉敗為勝之樞紐,切不可認為戰爭失利與退卻,而在保持我繼續抗戰持久之力量”。蔣介石還堅定的說:“自今伊始,必須更哀切、更堅忍、更踏實、更刻苦、更勇猛奮進以致力於全面之戰爭與抗日根據地之充實,而造成最後之勝利。”

至此,以蔣介石為代表的中華民國政府和中國國民黨,為實現持久抗戰而進行的“以時間爭取空間”之艱苦卓絕的前期抗戰,算是告一段落。它確如蔣介石所說的那樣,不僅達到了既定的戰略退卻之目標,又極大消耗了敵人的力量,徹底破滅了日本帝國主義三月亡華的狂夢,從此將侵略者死死拖在長陷不拔的著名“中國泥淖”之中,直至它最後的失敗。其間政府軍官兵用鮮血譜寫的一幕幕抗日壯歌,永遠留在了中華民族的史冊上。

 


網站反饋: huiyuan-editor@minghui.org  huiyuan-webteam@minghui.org
歡迎轉載傳閱本網所有內容,但請註明出處 Copyright © 2002-2003 Huiyuan (Minghui)
(建議用 Internet Explorer 5, Netscape 6 或更新版本)